團體工作營
你也有以下的感受嗎?渴望為旅程注入獨特的意義,卻茫然不知從何著手;希望與朋友一同踏上嶄新的探索,無比興奮的同時,也對未知的事物心生不安;或許你已經對匆匆打卡的旅行感到厭倦,想要真實地感受當地人的生活,卻感到束手無策;渴望參與國際工作營,卻又被忙碌的生活所困,無法抽出至少14天的假期⋯⋯
「團體工作營」是義遊為香港參加者特別設計的國際工作營體驗,讓一群同樣來自香港的夥伴們,共同在大約一星期的時間裡,一同踏出舒適圈,感受工作營帶來的感動和連結。向世界作出貢獻,為全球在地社區創造有效並長久的的影響的同時,義遊團將與當地人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加者交流,建立深厚的友誼,一同學習,一同成長!
「團體工作營」收取的費用,將在扣除必要開支後,全數用於支持當地機構用作長期發展之用。我們深信,旅行本應是一場學習、成長和改變的旅程,我們致力於將旅行變成一段充滿意義的經歷,從中建立真摰的友誼,一同創造,共同擁有,並好好樂在其中!
日本|戀上春樹:里山生態保育|3月 (報名期已結束)
Japan 日本
#生態保育 #文化交流 #可持續生活
日期:2025年3月5日 (三) - 10日 (一) 【6日5夜 請四放六 】
地點:日本大阪府富田林市 - 里山
義工種類:生態保育,文化保育,農業工作
對象:18歲或以上、擁有基本英語能力
在日本大阪府富田林市的森林深處,隱藏著一片名為「里山」的珍貴土地。這裡,「里」象徵著村落,而「山」則代表著大自然的壯麗,里山正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縮影。然而,隨著現代化的步伐日益加快,這片美麗的土地逐漸被世人遺忘,森林和生物多樣性隨之減少,祖先那珍貴的生活智慧面臨消失的危機。本地環保組織「守護富田林自然會」的保護計劃目的是維護這片人造森林,喚醒人們對生態保育的重視。在日本鄉村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的背景下,當地的志願者大多為40至60歲的中年人,因此這個計劃特別渴望引入國際青年志願者,為社區注入新的活力與視角。「守護富田林自然會」由一群熱愛自然的居民組成,他們懷著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,長年致力於森林修剪、清理雜草和重建步道等工作。他們還舉辦各種教育活動,向年輕一代傳授製作木炭、利用落葉作肥料的技巧,並推廣里山文化與可持續生活的理念。這些努力不僅為項目的成功奠定了基礎,也讓更多人開始理解里山的生態與文化價值。我們將走進這片里山,遠離都市的喧囂,與當地居民和國際志願者攜手共同參與森林維護工作。在這裡,您將學習到祖先傳承下來的可持續生活智慧,激發對環境保護的熱情,促進文化交流。這不僅是一場旅程,更是一段對自然與文化的深刻探索,讓您見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無限可能,並汲取靈感,成為推動改變的一份力量。這片里山,等待著您去發現它的故事,去感受它的靈魂。
中國|文化振興計劃:倉東村遺產文化保育|1月(報名期已結束)
China 中國
#文化保育 #非遺傳承 #生活體驗
日期:2025年1月31日 - 2月3日 【4天3夜 請一放四 】
地點:中國廣東省開平市倉東村
義工種類: 非遺傳承、社區可持續發展
對象:對歷史文化及非遺保育有興趣,擁有基本國語能力
倉東村,這座藏身於廣東開平的古老村落,是一座活著的「僑鄉博物館」,記錄著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華僑返鄉建設的輝煌歲月。中西融合的碉樓、祠堂與民居,見證著這片土地上族人遠赴他鄉、再攜夢歸來的動人故事。然而,歲月流逝,村落逐漸被現代化的浪潮遺忘,古建築年久失修,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瀕臨消失,年輕一代對這片文化瑰寶的認知也日益淡薄。
2011年,「倉東計劃」由文化保育專家譚金花教授與村委會共同發起,通過建築修復、文化傳承與社區營造,致力於讓倉東重現昔日風采。譚教授作為國際知名文化遺產保育學者,深信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傳統生活方式,才是最具溫度的文化符號,讓人產生認同與歸屬。而今,倉東村已成為聯合國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的榮譽得主,成為文化保育的典範。
參加這次工作營,您將踏入這片擁有百年歷史的村落,與本地義工一同投入文化保育的實際工作,清理古蹟文物、重拾非遺技藝,並在節慶活動中親身體驗傳統的嶺南年味。在這裡,每一座碉樓都講述著歷史的故事,每一位村民都承載著文化的記憶。透過深度的文化交流與實踐,您將不僅成為保育工作的見證者與參與者,更將找回人與土地、人與文化之間深刻的連結,讓歷史的根脈在未來延續。
印尼|國家公園大象保育: 蘇門答臘熱帶雨林保育|4月(現已成團)
Indonesia 印尼
#生態保育 #文化交流 #可持續生活
日期:2025年4月13日(日)- 18日(五)【六日五夜 請四放十】
地點:印尼北蘇門答臘 坦卡漢區 (Tangkahan, Sumatra)
義工種類:雨林生態及動物保育
對象:18歲以上參加者,擁有基本英語能力
在遙遠的印尼北蘇門答臘,隱藏著一片神秘而珍貴的叢林——蘇門答臘熱帶雨林。這裡是瀕危的蘇門答臘大象的家園,它們在這片翠綠的天地中自由漫遊,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。然而,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片美麗的土地卻面臨著嚴峻的挑戰:森林退化、非法砍伐,還有棲息地不斷流失,讓這些宏偉的生物和其他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。當地的社區同樣陷入困境,面對經濟資源的短缺,居民的生活難以與外界接軌。在無奈之下,社區決定透過發展棕櫚油經濟來緩解經濟壓力。然而,這個決定卻為叢林和原生動物帶來了毀滅性的影響,讓這片曾經的樂土逐漸蒙上陰影。隨著環境的惡化,社區也開始意識到保護家園的重要性。他們期待著發展生態旅遊,將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,為未來找到新的出路。然而,這一切挑戰如同一道道陰霾,籠罩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,讓人們在希望與失落之間掙扎。本地志願團體致力於保護蘇門答臘大象及其棲息地,通過生態旅遊和社區參與的方式,提升大象的生活質量。推廣生態保育,教育當地居民和志願者大象保護的重要性,同時探索可持續農業和有機技術,改善社區的經濟。這次的工作營,義工們將親身參與大象保育的行動,清理棲息地、修復水源設施,甚至製作象糞有機肥料。在這個過程中,參與者們將與當地居民攜手合作,透過文化交流和社區互動,深入了解這些勇敢的村民是如何在資源匱乏的條件下,探索可持續的生存之道。這將是一場沉浸式的學習與服務的旅程,讓人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,感受到生命的深度連結。在這片叢林之中,我們不僅為蘇門答臘大象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環境,也為當地村莊注入了生態保育與經濟發展的新希望。每一個微小的行動,都在為這片土地的未來可持續發展貢獻著力量,讓我們共同守護這片生命之林。